自由行穷游攻略行程

泉州 – 海上丝绸之路梦刺桐

2023-02-24 16:48:32
Intro飞机降落在泉州机场之前,机长要求所有的乘客关上了遮光罩。无论此举是出于何种目的,都会和以往任何一次旅途不一样,那就是在到达之前,我无法通过自己内在的眼睛去预先观察泉州。而谁又
Day 5 亚得里亚海明珠,斯普利特

Day 5 亚得里亚海明珠,斯普利特

话说前一天到斯普利特已是晚上,又经过在十六湖国家公园一天的大暴走,非常疲惫便早早睡去。第二天阳光明媚,海风和煦,作为克罗地亚第二大的城市,斯普利特不仅繁华而且大气,古典与现代在这里并存。


漫步在滨海广场,游人如织,可以充分感受到这是一座海滨度假城市。无论是克罗地亚本国人,还是来自欧洲其他国家的游客,都把这里作为重要的目的地。


迷人的斯普利特位于达尔马提亚地区的正中间,是斯普利特-达尔马提亚县的行政中心,人口约有20万。


在Google地图上看见,城市的中间有一个制高点,决定爬上去看看这座千年古城的全景。6月中旬的斯普利特已经非常炎热了,但好在早上太阳还没那么毒辣,是爬山的最佳时间段。


爬到一半已经能看到如此美丽的海滨风光。


历史上斯普利特的第一次繁荣,源自古罗马帝王戴克里先耗费十年之久建造的临海夏宫——戴克里先宫,但他只在这座集军工营、神庙、别墅为一体的宫殿里度过了几年的退休时光,便令这座城市再次静寂百年。


在300年之后的7世纪,由于阿瓦尔人的入侵,成千上万名来自主城索林(Solin)的难民涌入城中,将斯普利特视为他们的避难之所。自此之后,废弃的老城逐渐有了烟火气,规模向城西扩张,整个城市再一次焕发了活力。


无敌海景,碧海蓝天映衬着黄瓦白墙的古城。如此良辰美景,怎能不来一张呢。


到了12世纪后,斯普利特不仅取代了索林的地位,还在不同的王朝更迭下保持独立权与重要性。在1993年的独立战争中,斯普利特再次充当了战争避难所的角色, 接纳并传送了大批流亡百姓。


在山顶吹吹海风,俯览整个斯普利特,好不悠闲。下山随便找了家餐馆解决午饭,其实克罗地亚沿海这些度假胜地,口味基本上和意大利一样,来一盘沙拉再搞个鱼汤,主菜意面,吃的饱饱的。


饭后随便在城里走走,路过建于19世纪后期的共和广场,很典型的文艺复兴风格的U型回廊式建筑,这种类型的建筑在环地中海地区比比皆是。


看看这些高饱和度的照片,就知道太阳有多大。滨海大道上有卖各种小纪念品和当地小吃的摊位,旁边就是大型游轮停靠的港口。在刚抵达后嗅到的那股海风开始,你可能就会发现这座城市的美,码头、汽车站、火车站连成一排上下客,走几步就能在棕榈树下舔着冰淇淋看海,妥妥的度假模式。


守着如此迷人的亚得里亚海,整整一下午当然要蹉跎在海滩上。晒着太阳听着歌,时不时再冲到海里游一会,不要太舒服!斯普利特的海滩不是那种细软的沙滩,而是小石头颗粒。而且整个海面异常平静,让人感觉都不像海而是湖。


这里的海水异常的平静,主要得益于这些相隔不远,与大陆平行的条状外岛,他们就像天然的防风堤一样守护着斯普利特的海岸线。


在海滩度过了舒适惬意的一下午,这才准备逛逛斯普利特的精华,戴克里先宫。


戴克里先宫罗马国王戴克里先为自己退位后修建的夏宫,建于3世纪末。宫殿呈长方形,南临亚得里亚海,建有一排古典式拱廊,可远眺海景;东、西、北三面筑有高墙。宫殿建筑材料大部分来自附近布拉奇岛的白色石灰岩与大理石,装饰的岩柱则源于埃及。


整座宫殿面积超过3万平方米,最多可居住9000人,共设16座塔楼与4个宫门,宫门均为堡楼形式,分别是:金门,银门,铜门,铁门。正好有一处路边的涂鸦可以看到整个宫殿的布局。


宫内十字大道交于中心,以银门至铁门为界,道南为国王的寝宫与陵墓,道北为军官与侍从的住宿居所。铜门至金门一线由列柱广场经前厅通往皇帝寝宫,广场以东曾为戴克里先的陵墓,以西则有三 座神庙,如今仅留存朱庇特神庙(被用作洗礼厅)。


说到戴克里先这位罗马皇帝,也是个传奇,他是历任罗马皇帝中唯一一位自愿退位的皇帝。这位大哥五十五岁主动选择退休,便居住在这里,并在该地实践其最大的兴趣——种卷心菜。啊哈哈哈,是不是很另类。


后来有人要求他重登帝位,却被其断然拒绝:“当阁下看到我在这亲手栽种的蔬菜时,便不会再提出这种要求。”正可谓,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种卷心菜啊,啊哈哈。


然而戴克里先也只在斯普利特享受了几年的平静,随着四帝共治制的解体,面对其一手整治改革的帝国在短短几年就土崩瓦解的现实,戴克里先于公元312年自杀。在之后的几百年里,戴克里先宫偶尔有君王入住, 但总体处于闲置状态。


后来戴克里先宫作为全球现存最完整的罗马宫殿遗址之一,于1979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这座“鲜活的博物馆”是斯普利特当之无愧的象征,每年迎接着数以万计的旅行者的游览参观。


如今戴克里先宫里保存最完整的就列柱广场和前厅,成排的柯林斯列柱与拱顶气势恢宏,象征着古罗马君主的至高皇权。广场尽头大门后为皇帝的前厅,天顶外方内圆。


这片区域不仅是旅行者的聚集地,也是当地民众在夏日的欢庆之所。夜幕降临时,坐在广场的石阶上看场历史剧或听场古典音乐会,真的会有种穿梭时空的感觉。


此刻夕阳西下,夏日温热的余晖给千年的罗马古城镀上一层金色的外衣,人们悠闲地坐在广场上。斯普利特的生活是多面的,老城散发着历史的魅力,则是属于普通旅行者的惊喜!


斯普利特有一种神奇的力量,刚刚还在滨海的沙滩上度假,一个转身便进入了1700年前的历史碎片中:古罗马的建筑、埃及的神像、威尼斯的石板小巷……


再穿越回现代,还能到喧闹的集市买一块当地特色小吃尝尝,有点像咱们的馅饼。


海滨城市怎么着也得吃次鱼吧,很典型的地中海式晚餐。说实话,楼主真的不爱吃鱼,就是喜欢肉和面,啊哈哈,西北人刻在灵魂深处的饮食密码。


吃完晚饭还早,溜溜达达到白天可以登高望远的地方,看看整个城市的夜景。我可太喜欢斯普利特了,整个城市白天热闹非凡像个活泼的孩子,夜晚又静匿的如少女一般。


和煦的海风阵阵袭来,给夏日的燥热画上一个完美的句号。


晚安了,斯普利特……


Day 6 跳桥吗?莫斯塔尔

在海滨小城斯普利特度过悠闲惬意的一天,第二天早起再次坐上大巴,前往此行的第二个国家:波黑。由于计划不走回头路,所以从克罗地亚的斯普利特穿越边境先到波黑的莫斯塔尔,之后再次回到克罗地亚的杜布罗尼克。


从斯普利特有好几班开往波黑莫斯塔尔的大巴,楼主选择了早上10点这班。


大巴沿着海岸线开,时不时还下点小雨,远远可以望见不远处的外岛。从斯普利特到莫斯塔尔,车程大概4个小时左右


在巴尔干地区几乎没有高速,大部分都是双向两车道的普通公路,好在路况不错,而且地形也比较崎岖,除了沿海公路,就是山路。


马上进入波黑国境,有士兵上车收护照盖章,整个过程大概半个小时。只要有申根多次签证就可以免签进入波黑,楼主用的中国护照+欧盟居留顺利通过。


波黑,全称为: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波斯尼亚语:Bosna i Hercegovina/Босна и Херцеговина),是不是相当绕口,啊哈哈,他的国名源自于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这两个历史地区的名称,首都是小时候新闻里经常听到的萨拉热窝。


天气开始放晴,当路边的建筑开始出现清真寺的宣礼塔的时候,那就说明快到了。


简单地了解下波黑的民族成分。在波黑境内主要有三大民族克罗地亚族,简称克族;塞尔威亚族,塞族;穆斯林族群,穆族。


其实从生物学划分上,这三个族群都属于南斯拉夫人种,是一模一样的。前两者因为居住地而细分出克族与塞族,他们都信奉东正教;穆族群体则因奥斯曼帝国统治时期,主动或被动地信奉伊斯兰教而单独成一民族。


大巴在中午两点左右到达莫斯塔尔,到网上定好的家庭小旅馆放好东西,出门转转。


莫斯塔尔是波黑第二大城市,黑塞哥维那地区(就是波黑的黑)最大的城市。远远望见著名的莫斯塔尔老桥。


莫斯塔尔是一座非常典型的穆族和克族混居的城市,街上的清真寺比比皆是。


接着上面的话题说,波黑境内的穆族其实就是在奥斯曼帝国统治巴尔干地区时,皈依了伊斯兰教的塞族人或克族人,之后形成了自己的民族。


在奥斯曼帝国统治时期,以武力、宗教人头税等方式胁迫当地塞尔维亚人和克罗地亚人加入伊斯兰教。政府出台一系列安利穆斯林的政策:如凡是穆斯林,可进入上层社会;农民如改信伊斯兰教,可免交部分苛捐杂税等等。所以大部分学者认为,现今波黑境内的穆斯林族大多是由于这种政策所造成的。


而莫斯塔尔(Mostar)这个城市的名称,则是来自于“守桥人”(mostari)一词,当时有一座横跨内雷特瓦河,联通两岸的木制桥梁。奥斯曼帝国自1468年开始统治莫斯塔尔,建设并发展这里,同时造就了该地区有众多的穆族人群。


奥斯曼帝国开始统治莫斯塔尔后,当地开始了都市化的进程,莫斯塔尔首先作为一个法律、行政管区中心得到了开发。自此之后,莫斯塔尔作为矿物资源丰富的波斯尼亚中部至亚得里亚海的贸易路线的中继地得到发展,内雷特瓦河右岸的住宅区逐渐扩大。


话说6月中旬的莫斯塔尔真的好热啊,中午能达到40度。在河边找了家餐厅解决下中饭,可饿坏我了。由于是穆斯林聚集区,所以当地的饮食都以清真为主。


莫斯塔尔最最著名的地标建筑,莫过于这座“老桥”


说它老,可以追溯到1566年,由当时奥斯曼帝国的苏莱曼一世下令建造,桥梁为石质,以替代之前的木桥。老桥由建筑家科查·米马尔·希南的门生米马尔·海伊汝汀修建,是奥斯曼时代重要的建筑物之一。莫斯塔尔老桥全长28米,距河面高20米,其规模在当时令人惊叹。


17世纪著名的奥斯曼旅行家爱维亚·瑟勒比曾这样形容老桥:“桥从一个悬崖延伸至另一个悬崖,就像伸至空中的彩虹一样…我不过是安拉的一个从属者,虽游历过16个国家却迄今从未看到过这样高的桥梁。桥就和天空一样高,从一处岩石驾往另一处岩石。”


走在桥面上,能不能与这位17世纪的旅行家产生共鸣呢?


竣工后,莫斯塔尔桥成为世界上最宽的人工建造的拱桥。某些相关的技术问题至今仍然是一个谜:如何架设棚架;如何把石头从河的一侧运到另一侧;如何在这么长的建造周期内让脚手架保持可靠等。


因此,这座桥梁可以列入当时世界最伟大的建筑作品之一。


又为什么说它不是一座老桥呢,看看上面这两张惨不忍睹的照片,只是波黑内战中的老桥。


在90年代的波黑内战中,这座承载了427年历史的人类建筑杰作终究没有逃过炮火的摧毁。在莫斯塔尔古桥坍塌后,波黑克族发言人承认出于战略目的他们必须摧毁它,造孽啊!!


看看这满墙的弹孔,时至今日,老城内的许多建筑上都遗留下令人触目惊心的战争痕迹。


波黑战争结束后,1998年10月,UNESCO成立了一个专家组成的国家委员会专门负责设计和重建工作。根据决定,尽量按照原貌恢复,使用同样的技术和材料。匈牙利军队的潜水员还从河中捞起原来的石料供桥梁建造使用,不足的部分则从当地的采石场获得。重建开始于2001年6月7日,2004年7月23日落成。


现在大桥旁矗立的铭牌记录着重建的组织方和出资方:世界银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阿加汗文化信托基金和世界文化遗产基金会组成联盟,监督莫斯塔尔古桥和古城中心的重建。意大利、荷兰、土耳其、克罗地亚、欧洲理事会发展银行,以及波黑政府也提供了其他资金。


如此这般,我们才能再次领略到这座古桥的风采和莫斯塔尔的美丽风情。愿人类不再有杀戮,世界和平吧。


桥下一群俄国机车大叔拉我一起入镜合影。


莫斯塔尔最吸引人的莫过于跳桥,当地男子会从20米高的桥上纵身一跃,跳进冰冷湍急的内雷特瓦河。楼主坐在桥下的河滩上休息时,正好目睹了整个过程,非常刺激。小哥动作一气呵成,干脆利落。空中的时候,膝关节打弯,让小腿和大腿形成箭头状扎入水中,以减轻冲击。


看完人家跳,搞得我也心痒痒,想试试。心动不如行动,脑子一热冲到桥上有家跳水俱乐部,交了20欧,人家负责在桥下划船捞我。动作要领就如之前看到的那样,需要注意的是,身体一定要在空中保持笔直,不能偏,否则从20米的高空拍在水面上,不死也残!正式跳之前会在河边一个10米左右的脚手架上练习练习。


老实讲,站上去是真的高啊,腿都是软的,啊哈哈哈!!好怕,但又觉得好刺激,一不做二不休,跳!!那1,2秒的自由落体心脏都快从嗓子眼跳出来了,当身体扎入冰冷的河水后,强大的冲击力还是把大腿面拍的生疼。但是太过瘾了,此生难忘的经历啊!!


由于全程太即兴,从萌生念头到跳完,总共不到半小时,也没拍照录像留念,此行一大遗憾啊。


从冰冷的河里出来浑身凉凉的,在40度的大夏天格外的舒服。准备回旅馆歇息一会,沿街有许多布满弹孔的民房,这是对90年代残酷内战的最直观表现。


当年穆族,克族和塞族为了争夺这片区域,进行了反复地争夺占领。在城市里展开激烈的巷战,让整座城市千疮百孔。更加上民族间的矛盾,三方势力对敌对民族的平民也展开了无差别攻击,强奸妇女屠杀村落。可以说波黑内战是现代战争史上对平民伤害最大,最惨无人道的战争。


回到温馨的家庭小旅馆,和老板家的两个孩子玩了好久。我真的太推荐这家旅馆了,不知道他们现在还经营吗。老板是一对非常朴实善良的年轻夫妇,还有两个可爱至极的孩子。他们一家是克罗地亚族,在民族认同上其实和克罗地亚人是一样的。比如我们一起看欧洲杯克罗地亚小组赛的第二场,克罗地亚队就是他们母队,为他们加油欢呼。


看完球和孩子们玩了好久,把克罗地亚队的围巾送给两个孩子。之后老板推荐了第二天莫斯塔尔周边的一日游,是他的好朋友开的旅行社,相当便宜,记得只要30欧,二话没说便定下了。


Day 7 莫斯塔尔周边游

第二天一早吃过早餐,跟随导游先去了莫斯塔尔周边一个战争纪念碑。这里曾今是塞族和穆族克族联盟激战争夺的一个高地,现在树立起高大的纪念碑,下面是步枪的造型,上面则是一个巨大的十字架。


站在高地上,位于河谷中的莫斯塔尔城尽收眼底,可想而知这块战略高地对于控制这座城市的重要性。


20多年过去了,依然可以从这片战场上随处捡到生锈的子弹壳。


莫斯塔尔围城战自1992年至1993年,共持续18个月。非常神奇的是整个战争初期,是穆族联合克族共同对抗塞族。然而由于政治及种族因素的影响,冲突逐渐演变为穆族和克族之间的战斗,也就是说本来是队友,突然反目直接开干。


从高地战场下来,又去参观一处位于深山里的军火库。看这混凝土的架势,这可不是波黑内战时期临时修建的,而是南斯拉夫时期修建的。在内战初期就作为塞族武装的大本营,里面阴森森的又黑又臭,导游说塞族武装在这枪决了很多克族和穆族人。我们大概扫了一圈,赶紧出来了。


从军火库出来,在空地上吃点自带的午餐,之后去当地一个很有名的溶洞,非常漂亮,旁边还有座修道院。像翡翠绿一样的河水从溶洞中流出,笔直的悬崖就矗立在白色的修道院之上。


整个一日游的重头戏来了,前面的参观大概2点钟就结束了,剩下的时间全泡在Kravica瀑布,一个可以进去游泳的天然大瀑布。像楼主这种见了水就想往里扎的,自然是爽翻天了,啊哈哈哈。


Kravica瀑布位于莫斯塔尔以南 40 公里,是一个大型的石灰岩瀑布,高度约为25米,其底部的湖泊半径为120米。旁边还有一家小餐厅,是周围人度假休闲的好地方。


湖水的温度比较低,刚跳下去还是比较冷的,但是游一会就好了。在燥热难耐的夏季,莫斯塔尔地区的气温能达到40度,能在如此美妙的大自然里畅快地消暑游泳,简直太幸福了!


从水里出来再搞一杯冰冰的啤酒,啊,夫复何求啊!!


充实又好玩的一日游结束了回到莫斯塔尔老城,夜晚的老桥在灯光衬托下显得格外的优雅。不禁又回味起这一天的点滴,这一日游的性价比也太高了吧,玩得太开心了!!


晚餐在老城随便找家餐厅解决,波黑的物价超级亲民,这么一顿不到8欧。


饭后慢慢散步回旅馆。楼主可太喜欢莫斯塔尔这座城市了,小小的位于河谷中,低廉的物价,周边还有这么多可看可玩的;其实安安静静在这住一个星期想必也是极好的。


明天就要离开这座过去被战争蹂躏,如今却越发展越好的地方。除了不舍这里如画般的美景,还有旅馆老板家的这对姐弟。虽然只有短短两天,但两个小家伙太可爱太招人喜欢了!


夏夜的莫斯塔尔,入眠……